1. 天天汉语
  2. 网站首页


拼音:yì

释义:1.治理;安定。2.才德过人的人。

组词

获乂 宁乂 熙乂 乂俊 乂清 安乂 中乂 乂安

拼音

笔顺

丿

同音字

拼音为yì的字 拼音为yi的字

基础解释

治理;安定:~安(太平无事)。

详细解释

〈动〉

  1. (会意。从丿从乂相交。又作“刈”。本义:割草或收割谷类植物)

  2. 同本义

    乂,芟草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3. 治理;安定

    乂,治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
    有能俾乂。——《书·尧典》

    保国乂民。——《汉书·武五子传》

    朝野安乂。——《北史》

    又如:乂安(太平无事)

按字解释

词典解释

乂-古汉语常用字字典

乂 yì
① 动治理。《汉书·武五子传》:“保国~民。” ② 形安定。《北史·齐文宣帝纪》:“朝野安~。” ③ 名有才能的人。孙楚《为石仲容与孙皓书》:“儁~盈朝。”

乂-汉语大词典

乂(I)yi
〡ˋ
〔《广韵》鱼肺切,去废,疑。〕
1.割草。
●《白雪遗音·马头调·奉劝爷们》:“马号的差使,实难打发,动动就要乂。”
2.杀。
●宋洪迈《容斋三笔·舜事瞽叟》:“尧试舜之时,顽傲者既已格乂矣。”
●清王念孙《读书杂志·墨子三》“亲亲有术”:“哀元年《左传》‘艾杀其民’,艾与乂刈同,是乂即杀也。”
3.治理。
●《书·尧典》:“浩浩滔天,下民其咨,有能俾乂。”
●孔传:“乂,治也。”
●《汉书·地理志上》:“淮沂其乂。”
颜师古注:“淮沂二水已治。”
●《旧唐书·杜佑传》:“将施有政,用乂邦家。”
●宋王禹偁《省试三杰佐汉孰优论》:“粤自有天地,建国家,历代已来,固非贤而不乂也。”
4.治疗。
●《埤雅·释草》:“艾可乂疾,久而弥善。”
●清姚鼐《孔信夫墓志铭》:“完则毁而刚则折也,有疾而不可乂也。”
5.安定。
●《三国志·蜀志·后主禅传》:“上下交畅,然后万物协和,庶类获乂。”
●《陈书·孔奂传》:“今三方鼎峙,生民未乂。”
●《北史·周宗室传论》:“卒能变魏为周,捍危获乂者,护之力也。”
6.才德出众。
●《书·皋陶谟》:“俊乂在官。”
●孔颖达疏:“乂训为治,故云治能。马王郑皆云才德过千人为俊,百人为乂。”
●汉刘向《说苑·善说》:“山东有相所谓孟尝君者,其人贤人,天下无急则已,有急则能收天下英乂雄俊之士与合交连友者,疑独此耳。”
●唐韩愈《为韦相公让官表》:“况今俊乂至多,耆硕咸在,苟以登用,皆逾于臣。”
乂(II)ai
ㄞˋ
〔《集韵》牛盖切,去泰,疑。〕
惩戒。
●汉刘向《九叹·远游》:“悲余性之不可改兮,屡惩乂而不移。”
●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“其后匈奴惩乂,稀复侵寇。”
李贤注:“惩,创也。《说文》云乂亦惩也。”

出处

引证

故事

造句

接龙

组词

1、[获乂]huò yì

得到治理;得到安定。

2、[安乂]ān yì

太平,安定。

3、[不乂]bù yì

不能治事。

4、[英乂]yīng yì

1.才智突出。 2.指才智突出的人。

5、[中乂]zhōng yì

居中央而治理天下。

6、[乂安]yì ān

太平;安定。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汉 兴已六十餘岁矣,天下乂安。”前蜀 杜光庭《莫庭乂青城山本命醮词》:“眷属乂安,公私和泰。”《醒世恒言·三孝廉让产立高名》:“这故事出在 东汉 光武 年间,那时天下乂安,万民乐业。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·拟播布美术意见书》:“不待惩劝,而国乂安。”

7、[惩乂]chéng yì

见“惩艾”。

8、[乂宁]yì níng

安宁。汉 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区宇乂寧,思和求中。”《后汉书·杨赐传》:“五登袞职,弭难乂寧。”隋 杨昭《答蒋州事书》:“江东混一,海内乂寧。”明 归有光《隆庆元年浙江程策》之一:“削平僭乱,海宇乂寧。”

9、[乂康]yì kāng

安定康乐。

10、[保乂]bǎo yì

1.亦作“保艾”。治理使之安定太平。 2.养育安定。

11、[乂俊]yì jùn

才德出众。

12、[俊乂]jùn yì

亦作“俊艾”。才德出众的人。

13、[儁乂]jùn yì

才德出众的人。

14、[康乂]kāng yì

1.安治。 2.指健康平安。

15、[宁乂]níng yì

安定太平。宋 苏轼《明堂赦文》:“赖帝貺临,海寓寧乂。三垂之兵靡警,万邦之年屡丰。”

16、[隽乂]jùn yì

1.亦作“隽乂”。才德超卓的人。雋,通“俊”。汉 扬雄《司空箴》:“烈烈雋乂,翼翼王臣。臣当其官,官当其人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管宁传》:“黄初 四年,高祖文皇帝 畴諮羣公,思求雋乂。”宋 王安石《神宗皇帝挽辞》之一:“聪明初四达,隽乂尽旁求。” 2.指才德超卓。三国 魏 曹植《王仲宣诔》:“我王建国,百司雋乂。”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·江水一》:“益州,旧以 蜀郡、广汉、犍为 为三 蜀,土地沃美,人士雋乂。”宋 曾巩《辞中书舍人状》:“皆择当世聪明雋乂、工於言语文学之臣,使之敷扬演畅,被於简册。”

17、[熙乂]xī yì

兴治。

18、[清乂]qīng yì

犹清理。

19、[扰乂]rǎo yì

安定,治理。

20、[乂清]yì qīng

安定平靖。

近义词

反义词

相关字词

乂的反义词 乂的近义词 乂的同音词

大家都在搜

  • 乂能组什么词
  • 乂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乂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乂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乂字可以组什么词
  • 乂字可以组什么词语
  • 乂字能组什么词
  • 乂字能组什么词语
  • 乂字开头的成语
  • 乂字结尾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