緍
拼音:mín
释义:1.同“緡”。2.钓丝。
拼音
mín笔顺
𠃋 𠃋 丶 丶 丶 丶 丿 𠄌 一 ㇂ 丨 𠃍 一 一同音字
拼音为mín的字 拼音为min的字基础解释
古同“緡”。详细解释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緍-康熙字典緍
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 緍
★【廣韻】武巾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眉貧切,𠀤音瑉。【正韻】彌鄰切,音民。【類篇】緍,或作瑉。○按《說文》緡从昬,昬从民。經典以唐諱,改昬作昏,緡亦作緍。作緡爲正。詳緡字註。
1、緍釋文:同緡。說文二徐本皆作~。不作緡。段氏桂氏王氏諸家亦無異說。然今經典多作緡。不作~。舊說云。說文緡、从昬。昬、从民。經典以唐諱改昬作昏。緡亦作~。
2、緡讀音:武巾切,音民,眞韻。呼昆切,音昬,元韻。
〔按~又作緍。或說、唐以諱改昬爲昏。故凡從昬者、皆作昏〕。釋文:
❶釣魚郵也。从糸。昬聲。吳人解衣相被謂之~。見《說文》。《段注》:郵本施於鳥者。而釣魚之繩似之。故曰釣魚郵也。
❷綸也。見《爾雅釋言》。
〔注〕:詩曰。維絲伊~。~、繩也。江東謂之綸。
❸錢貫也。《漢書武帝紀》:初算~錢。
〔注〕:~、絲也。以貫錢也。
❹稅也。《史記酷吏傳》:出吿~令。
〔按一貫千錢。出算二十。故謂之~〕。
❺被也。《詩抑》:荏染柔木。言~之絲。《傳》:~、被也。
〔箋〕:柔忍之木荏染然。人則被之弦以爲弓。
❻施也。秦曰~。趙曰緜。吳越之間、脫衣相被。謂之~緜。見《方言》。
❼宋邑名。《左僖二十六年傳》:齊侯伐宋圍~。〔今山東金鄕縣東北有東~城。按~、穀梁作閔〕。
❽姓也。《史記吳世家》:后~方娠。《集解》引《左氏賈注》:~、有仍之姓也。
3、緡讀音:弭盡切,音泯,軫韻。釋文:
❶盛也。《莊子則陽》:雖使丘陵草木之~。
❷合也。《莊子在宥》:當我~乎。
4、緡讀音:美隕切,音閔,軫韻。釋文:愍或字。《集韻》:愍。痛也。或作~。
5、緡讀音:彌延切,音棉,先韻。釋文:通緜。見《集韻》。
出处
引证
故事
造句
接龙
组词
mín
1、[丝緍]sī mín
见“丝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