贰
拼音:èr
释义:1.“二”字的大写。2.〈书〉变节;背叛。3.(Èr)姓。
组词
贰心 贰负 贰臣 贰使 贰离 自贰 贰日 不贰过 贰师城 不迁贰 行不贰过 忠贞不贰 析律贰端拼音
èr笔顺
一 一 一 丨 𠃍 丿 丶 ㇂ 丶同音字
拼音为èr的字 拼音为er的字基础解释
1.数目“二” 的大写。多用于票证、账目等。 2.变节;背叛:~臣。详细解释
(会意。从贝,弍,( èr)声。本义:副)
同本义
贰,副益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段注:当云副也,益也。”
簋贰用缶。——《易·坎卦》
大祭三贰。——《周礼·乃酒正》
取贰绥。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
受其贰令。——《周礼·职内》
其卜贰圉也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
以贰六官。——《周礼·春官·大史》
乘副车则式,佐车则否。——《礼记·少仪》
又如:贰佐(州县官的副);贰相(副相);贰官(副职)
二的大写 ——用于会计账中以防伪造
因贰以济民行。——《易·系辞》
贰偷之不暇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。注:“不壹也。”
命西鄙北鄙贰于己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无是贰言也。——《国语·越语上》
从许子道,则市贾不贰。——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
又如:贰端(二端);贰统(分一统的帝系为二)
古国名 。故地在今湖北省应山县境
楚 屈瑕将盟 贰、 轸。——《左传》
一分为二
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。公子吕曰:“国不堪二。”——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
贰,益也。——《广雅·释诂一》
又如:贰觞(再三献酒);贰纪(古礼中添饭加菜的规章)
背离;怀有二心
百姓携贰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上》。注:“二心也。”
君立臣从,何贰之有?——《国语·晋语一》
诸侯贰,则晋国坏。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
又如:贰志(异志;二心);贰虑(二心;三心二意)
辅佐 。
如:贰正(辅佐匡正);贰公(辅佐三公)
〈名〉
〈动〉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贰-中華語文大辭典同:貳
贰-辞源3同:貳
出处
引证
故事
造句
接龙
组词
èr
1、[贰臣]èr chén
指在前一朝代做了官,投降后一朝代又做官的人。
2、[贰心]èr xīn
见〖二心〗。
3、[违贰]wéi èr
1.背离;有二心。《宋书·袁淑传》:“弊邑敬事是遑,无或违贰。”宋 陈彭年《江南别录·李璟》:“诸将争功,自相违贰,崇文 不能制。” 2.背叛者,有二心的人。《晋书·荀勖传》:“明公以至公宰天下,宜仗正义以伐违贰。”
4、[卒贰]zú èr
辅佐,谓副职。卒,通“倅”。唐 白居易《贾疄入回鹘副使授兼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制》:“自登班行,多歷年祀,恪勤官次,保守令名,斯可以卒贰使臣。”
5、[汉贰]hàn èr
指 汉 皇太子。
6、[贰广]èr guǎng
诸侯的副车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贰广,上之登 御 邢公,卢蒲癸 为右。”杜预 注:“贰广,公副车。”
7、[贰膳]èr shàn
1.储备珍美的食品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五十异粻,六十宿肉,七十贰膳,八十常珍。”孔颖达 疏:“贰,副也;膳,善食也。恒令善食有储副,不使有闕也。” 2.指美食。元 一庵《庆王承旨八秩》诗:“已令贰膳常珍入,但入朝行以杖行。”明 李开先《奉贺李翁七十寿序》:“尝观尚齿养老之礼,通乎四代,是又有南北而无古今者也。而七十则其所尤重者,称之以耆,餔之以糜,仕者逸之以致政,休者加之以贰膳,养之於学,杖之以国。” 3.借指七十岁。唐 权德舆《祭故贾魏公文》:“穷琱戈、金鉉之宠,可以言贵;过悬车、贰膳之年,可以言寿。”宋 范仲淹《张公神道碑》:“逮于贰膳之年,圣倚弥重,歷 雄武、河间、横海 三大镇。”
8、[贰日]èr rì
辅佐天子。
9、[无贰]wú èr
1.谓不要有二心;没有二心。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:“无贰无虞,上帝临女。”郑玄 笺:“无有贰心也,无復计度也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毌丘俭传》:“俭 以计厚待 钦,情好欢洽。钦 亦感戴,投心无贰。” 2.不可改变。《左传·成公八年》:“公赂之,请缓师。文子 不可,曰:‘君命无贰,失信不立。’”
10、[卿贰]qīng èr
次于卿相的朝中大官。《明史·赵世卿传》:“延及数年,居然高踞卿贰,夸耀士林矣。”《好逑传》第十三回:“若以我学生昔日曾备员卿贰,亦朝廷侍从之官也。”清 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四:“国初,凡提督学政,惟 直隶、江南、浙江 曰学院,以进士出身之卿贰及翰林院侍讲侍读充之。”
11、[储贰]chǔ èr
亦作“储二”。储副,太子。
12、[贰忒]èr tuī
差错;失误。 蔡锷 《护国军政府布告》:“建此五义,奉以纲维,普天率土,罔或贰忒。”
13、[贰官]èr guān
副职。
14、[贰属]èr shǔ
副职官员。
15、[自贰]zì èr
自别于人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吾观 晋 公子之从者,皆足以相国。若以相,夫子必反其国;反其国,必得志於诸侯;得志於诸侯,而诛无礼,曹 其首也。子盍蚤自贰焉。”
16、[倅贰]cuì èr
1.佐贰官。 2.谓任佐贰官。
17、[榣贰]yáo èr
疑惑。
18、[贰离]èr lí
离,指日,喻天子。贰离,谓储君、太子。语本《易·离》:“明两作离,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。”孔颖达 疏:“离为日,日为明。”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·时序》:“文帝 以贰离含章,中宗 以上哲兴运。”范文澜 注:“文帝,即 齐 文惠太子 长懋,世祖 长子。
19、[贰行]èr xíng
1.行为前后不一致。语本《诗·卫风·氓》:“女也不爽,士贰其行。”宋陈师道《<送邢居实>序》:“於是明古之制,与其疑谋贰行,隐志晦德,而论著其合否,考之其世,稽之於经,质之於友,而定其论,使学者有考焉。” 2.指品行不专一,失节。
20、[背贰]bèi èr
背叛而有二心。
21、[守贰]shǒu èr
指知州、通判等官。宋 苏辙《王佺通判荆南》:“南郡 控引江湖,商贾之渊,而盗贼之会也,守贰之事於南方为剧。”《宋史·高宗纪》:“癸巳,罢 川 陕 便宜差遣监司、守贰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太宗至道二年》:“先是,遣使访 川 陕 诸州守贰之能否,知 夔州 袁逢吉、知 遂州 李虚己、通判 查道、知 忠州 邵燁、知 云安军 薛颜 等七人以称职闻,戊子,皆赐詔书奬諭。”《文献通考·田赋五》:“詔 江 浙 诸州县帛及折帛钱,并以七月中旬到行在,不足者守贰窜黜。”
22、[贰尸]èr shī
谓祭祀时居于宾客之位,充当主祭的副手。
23、[贰情]èr qíng
疑虑不安的心情。
24、[贰乘]èr chéng
副车。
25、[贰枢]èr shū
宋 代指枢密副使。明 代亦指侍郎。明 吴宽《礼部试拟宋以范仲淹为枢密副使谢表》:“伏以西府崇严,位遇均於将相;贰枢赞画,责任重於朝廷。”明 范景文《辞免新命疏》:“夫中枢一席,以控九塞,以总六师,而参帷筹,禆庙算,则贰枢所有事也。”按,崇祯 三年三月,范 升任兵部左侍郎,上疏辞免。
26、[楚贰]chǔ èr
指 楚国 的储君(太子)。
27、[贰味]èr wèi
犹兼味。
28、[贰负]èr fù
1.古代传说中的神名。 2.喻叛贼或罪囚。
29、[贰守]èr shǒu
1.州府长官太守的副手。 2.谓任同知之职。
30、[上贰]shàng èr
指双手。
31、[贰觞]èr shāng
再三献酒。亦指再献之觞。
32、[贰宪]èr xiàn
古代中央设御史台,为国家监察机构,也称宪台。长官为御史大夫,也称风宪官。其副职则称贰宪。
33、[贰公]èr gōng
辅佐三公。借指朝廷大臣的副职。
34、[贰政]èr zhèng
1.二政。谓权位与执政的大臣相等。 2.辅政。 3.指辅政之官。
35、[陪贰]péi èr
副手,助手。《左传·昭公三十二年》:“物生有两、有三、有五、有陪贰。故天有三辰,地有五行,体有左右,各有妃耦。王有公,诸侯有卿,皆有贰也。”唐 韩愈《刘统军碑》:“苏民轧敌,多出公画。累拜郎中,进兼中丞,虽在陪贰,天子所凭。”章炳麟《文学总略》:“葢人有陪贰,物有匹耦,爱恶相攻,刚柔相易,人情不能无然,故辞语应以为儷。”
36、[贰郡]èr jùn
古代州郡长官的副职。
37、[贰志]èr zhì
异志;二心。《左传·宣公十七年》:“举言羣臣不信,诸侯皆有贰志。”《周书·宇文测传》:“吾知其无贰志,何为间我骨肉!”宋 石介《郓城县新堤记》:“天覆地载之内,一用 宋 正朔,罔敢贰志。”明 陶宗仪《辍耕录·妓妾守志》:“佛奴 亦泣下,誓无贰志。”
38、[贰体]èr tǐ
谓太子继承帝位的体制。
39、[贰车]èr chē
1.副车。《礼记·少仪》:“乘贰车则式,佐车则否。”郑玄 注:“贰车、佐车,皆副车也。朝祀之副曰贰,戎猎之副曰佐。”《左传·哀公二十年》:“公南楚 驂乘,使 华寅 乘贰车。”杜预 注:“公副车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下》:“大夫有贰车,备承事也。”韦昭 注:“贰,副也。” 2.喻指副职。宋 苏轼《与姜唐佐秀才书》之六:“此怀甚惘惘,因见贰车,略道下恳。”宋 文同《回汉州四县官启》:“寻蒙詔章,许倅郡事,冒据贰车之委,慙当联邑之先。”元 王恽《江城子·为张同知寿》词:“争遣翱翔,犹是贰车。权满泛一杯添寿酒,悬斗印,看他年。”
40、[凉贰]liáng èr
犹副贰。特指太子。凉,通“亮”。辅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