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
拼音:tīng
释义:1.亦作“聴”。亦作“聼”。2.以耳受声。3.听从,接受。4.审察;断决;治理。5.耳目,间谍。6.等候,等待。7.耳朵。如:闭目塞听。8.谓美名善誉。9.指打牌时整副牌基本凑齐,只等最后一张即可和牌的状态。10.同“廳”。厅堂。参见“聽事”。11.[英tin]马口铁罐。如:听装午餐肉;听装咖啡。亦用作听装物品的量名。如:一听香烟;一听奶粉。12.听凭,任凭。
拼音
tīng笔顺
一 丨 丨 一 一 一 一 一 丨 ㇀ 一 丿 丨 𠃍 丨 丨 一 一 丶 ㇂ 丶 丶同音字
拼音为tīng的字 拼音为ting的字基础解释
见“听”。详细解释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聽-中華語文大辭典聽听1ㄊ丨ㄥtīnɡ1.用耳朵接收聲音。[例]~廣播∣洗耳恭~︱~其言而觀其行。2.依從(命令、勸告等);接受(意見、教導等)。[例]言~計從│這個孩子很~話。3.裝食品的罐狀或筒狀容器。[例]~裝啤酒。(英tin)4.量詞。用於計算罐裝的食品。[例]兩~奶粉│三~飲料。5.姓。聽听2ㄊ丨ㄥˋtìnɡㄊ丨ㄥtīnɡ1.聽憑;任憑。[例]~其發展︱~其自便∣~其自然│悉~尊便。2.〈書〉處理(政事);審理(案件)。[例]~政∣~獄訟。
聽 -古漢語常用詞典tīng
①耳聽。《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》:“夜闌臥~風吹雨,鐵馬冰馬河入夢來。”②聽從;接受。《陳情表》:“願陛下矜憫愚誠,~臣微志。”③聽信。《屈原列傳》:“懷王竟~鄭袖,複釋去張儀。”④聽憑;聽任。《王冕讀書》:“兒癡如此,曷不~其所為。”⑤聽力;聽聞。《出師表》:“誠宜開張聖~,以光先帝遺德。”⑥治理;處理。《論語•顏淵》:“~訟,吾猶人也,必也使無訟乎。”⑦通“廳”,廳堂。《世說新語•政事》:“大司馬府~前有一老槐。”
【聽事】處理政事。廳堂;官府辦公的地方。
【聽訟】審理訴訟;判案。
【聽政】處理政務。
出处
引证
故事
造句
接龙
组词
tīng
1、[風聽]fēng tīng
1.收集、听取。《国语·晋语六》:“吾闻古之王者,政德既成,又听於民,於是乎使工诵諫於朝,在列者献诗使勿兜,风听臚言於市,辨祆祥於謡,考百事於朝,问谤誉於路,有邪而正之,尽戒之术也。”韦昭 注:“风,采也。臚,传也。采听商旅所传善恶之言。” 2.由传闻而得知的消息。《宋书·臧质传》:“臣诚庸懦,奉教前朝,虽恧《緇衣》好贤之美,敢希《巷伯》恶恶之情,固已藉风听而宵愤,抚短策而驰念。”《魏书·广陵王羽传》:“然五局所司,专主刑狱,比闻诸风听,多论五局不精。”章炳麟《与人论文书》:“其下或及神怪,时有目覩,不乃得之风听,而不刻意构画其事。”
2、[聆聽]líng tīng
聆听,指集中精力、认真地听。
3、[兼聽則明]jiān tīng zé míng
兼,意思是同时涉及或具备的两方面甚至是多方面。明,明了。兼听则明,意思就是要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,才能更准确的了解一件事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