偻
拼音:lǚ
释义:1.脊背弯曲。2.马上;很快。
组词
曲偻 拳偻 背偻 偻行 偻背 俯偻 偻句 偻数 指不胜偻 佝偻提携 庸医治偻 痀偻承蜩 伛偻提携拼音
lǚ笔顺
丿 丨 丶 丿 一 丨 丿 ㇏ 𡿨 丿 一同音字
拼音为lóu的字 拼音为lou的字基础解释
1.脊背弯曲。2.屈。3.迅速。详细解释
〈动〉
(形声。从人,娄声。本义:弯腰)
同本义
偻,尩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《白虎通》:周公背偻是为强后。此字本训背曲。
偻者不袒。——《礼记·问丧》
见疴偻者。——《庄子·达生》
行步俯偻。——《汉书·蔡义传》
再命而偻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
偻巫跛觋。——《荀子·王制》
正考父一命而伛(曲背),再命而偻(弯腰),三命而俯,循墙而走,孰敢不轨!——《庄子·列御寇》
同行则偻身自卑。——《后汉书·邓后传》
又如:偻背(弓着背);偻偻(弓身貌。形容恭顺);偻行(曲背而行。形容衰老);偻步(驼着背走路);偻人(曲背的人。借指老人);偻身(弯下身子);偻俯(弯下身子,表示恭敬)
泛指弯曲
虽有圣人之知,未能偻指也。——《荀子·儒效》
〈名〉
驼背的人
伛偻提携,往来而不绝者,滁人游也。——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齐使秃者御秃者,使眇者御眇者,使跛者御跛者,使偻者御偻者。——《谷梁传》
〈形〉
疾速,速度快
夫人不偻,不可使入。——《公羊传》
另见 lóu
1. 偻 [lǚ]
- 偻 [lǚ]
(形声。从人,娄声。本义:弯腰)
同本义
偻,尩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《白虎通》:周公背偻是为强后。此字本训背曲。
偻者不袒。——《礼记·问丧》
见疴偻者。——《庄子·达生》
行步俯偻。——《汉书·蔡义传》
再命而偻。——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
偻巫跛觋。——《荀子·王制》
正考父一命而伛(曲背),再命而偻(弯腰),三命而俯,循墙而走,孰敢不轨!——《庄子·列御寇》
同行则偻身自卑。——《后汉书·邓后传》
又如:偻背(弓着背);偻偻(弓身貌。形容恭顺);偻行(曲背而行。形容衰老);偻步(驼着背走路);偻人(曲背的人。借指老人);偻身(弯下身子);偻俯(弯下身子,表示恭敬)
泛指弯曲
虽有圣人之知,未能偻指也。——《荀子·儒效》
驼背的人
伛偻提携,往来而不绝者,滁人游也。——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齐使秃者御秃者,使眇者御眇者,使跛者御跛者,使偻者御偻者。——《谷梁传》
疾速,速度快
夫人不偻,不可使入。——《公羊传》
另见 lóu
〈动〉
〈名〉
〈形〉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偻偻-汉语大词典偻偻弓身貌。形容恭顺。
●明唐顺之《华三山墓表》:“﹝诸富人与贵人﹞或时节往来府县门,入则偻偻,柔色词以媚;出则诩诩,张眉目以矜。”
偻 lǚ
① 动屈。《晏子春秋·谏上》:“~身而下声。” ② 名驼背。《谷梁传·成公元年》:“曹公子手~。” ③ 副很快。《荀子·儒效》:“卖之不可~售也。”
出处
引证
故事
造句
接龙
组词
lǚ
1、[伛偻]yǔ lǚ
弯腰曲背。也表示恭敬的样子。偻(lǚ)。
2、[偻偻]lǚ lǚ
弓身貌。形容恭顺。
3、[偻行]lǚ xíng
曲背而行。形容衰老。
4、[偻翣]lǚ shà
棺盖边的饰物。
5、[偻数]lǚ shù
屈指而数。
6、[偻指]lǚ zhǐ
屈指而数;屈指。
7、[偻句]lǚ jù
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初 臧昭伯 如 晋,臧会 窃其寳龟 僂句,以卜为信与僭,僭吉。”杜预 注:“僂句,龟所出地名。”后因以“僂句”称龟。唐 刘禹锡《罢郡归洛阳寄友人》诗:“不见蜘蛛集,频为僂句欺。”明 焦竑《焦氏笔乘续集·物名》:“僂句 之地出龟,则名龟曰僂句。”一说古无地名曰“僂句”,僂句乃谓龟背之中高而两旁下。参见 清 朱彬《经传考证·春秋左氏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。
8、[曲偻]qǔ lǚ
犹伛偻,驼背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曲僂发背,上有五管。”成玄英 疏:“傴僂曲腰,背骨发露。”宋 洪迈《夷坚甲志·窦道人》:“有老道人来,年八九十矣,鬢鬚皤然,曲僂丰下。”
9、[末偻]mò lǚ
驼背。
10、[偻俯]lǚ fǔ
弯下身子,表示恭敬。
11、[俯偻]fǔ lǚ
低头曲背。
12、[脊偻]jǐ lǚ
脊背向前弯曲;驼背。《增一阿含经·三宝品》:“年过少壮,牙齿缺落,头髮皓白,身体垢堺,皮缓面皱,脊僂呻吟,身如故车。”《百喻经·医治脊偻喻》:“譬如有人,卒患脊僂,请医疗治;医以酥涂,上下著板,用力痛压。”
13、[偻身]lǚ shēn
1.驼背。 2.弯下身子。
14、[工偻]gōng lǚ
见“工娄”。
15、[偻步]lǚ bù
弯下身子走路。
16、[背偻]bèi lǚ
背部弯曲;驼背。
17、[偻垢]lǚ gòu
犹言丑恶肮脏。
18、[拳偻]quán lǚ
佝偻。
19、[踽偻]jǔ lǚ
伛偻。踽,通“傴”。
20、[偻背]lǚ bèi
弓着背。
21、[上偻]shàng lǚ
背上部弯曲。《左传·哀公十四年》:“有 陈豹 者,长而上僂,望视。”杜预 注:“肩背僂。”
22、[俛偻]fǔ lǚ
低头曲背。《汉书·蔡义传》:“义 为丞相时年八十餘,短小无须眉,貌似老嫗,行步俛僂,常两吏扶夹乃能行。”颜师古 注:“俛即俯字也,僂,曲背也。”
23、[聚偻]jù lǚ
古器物名。
24、[偃偻]yǎn lǚ
弯腰;曲身。
25、[蝺偻]qǔ lǚ
驼背。
26、[庸医治偻]yōng yī zhì lǚ
佛典故事,出自《百喻经》。形容所用非法,以邪见邪知引人入魔道。
27、[指不胜偻]zhǐ bù shèng lǚ
形容数量很多,扳着指头数也数不过来。偻:弯曲。同“指不胜屈”。
lóu
1、[佝偻]gōu lóu
gōu lou的又音。义同“佝偻gōu lou”。
2、[偻啰]lóu luō
见“僂儸”。
3、[痀偻承蜩]gōu lóu chéng tiáo
痀偻承蜩的典故出自庄子的《外篇·达生》,讲述了孔子去楚国游历,走到一片树林中,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在用竿子粘蝉,他粘蝉的样子就好像是在地上拾取东西一样容易,使孔子受益匪浅。比喻凡事只要专心致志,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扰,艰苦努力,集中精力,勤学苦练,并持之以恒,就一定能有所成就,即使先天条件不足也不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