丱
拼音:guàn
释义:1.〈书〉形容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。
组词
丱发 角丱 丱女 龆丱 笄丱拼音
guàn笔顺
𠄌 丿 丨 一 丨同音字
拼音为guàn的字 拼音为guan的字基础解释
1.古代儿童束的上翘的两只角辫。2.年幼。详细解释
〈名〉
形容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
1. 丱 [guàn]
- 丱 [guàn]
形容儿童束发成两角的样子
〈名〉
按字解释
词典解释
丱-中華語文大辭典丱ㄍㄨㄢˋɡuàn〈書〉小孩束髮成兩角的樣子。[例]資質端重,而性簡默,童~時,讀書已識大義(《元史‧卷一八○‧孔思晦列傳》)。
丱-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丱 guàn
兒童束髮成兩角的樣子。
《詩經·齊風·甫田》:
婉兮孌兮,總角~兮。
出处
引证
故事
造句
接龙
组词
guàn
1、[丱歲]guàn suì
幼年。唐 杨炯《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》:“丱岁腾芳,髫年超靄。”清 焦循《忆书》一:“因戏成塔,发自髫年;仁心救蚁,始於丱岁。”
2、[角丱]jiǎo guàn
古代童稚束发为两结,状如角,称“角丱”。
3、[龆丱]tiáo guàn
长出恒齿和束发成两角。指童年时代。南朝 梁 沉约《齐司空柳世隆行状》:“公禀灵 华岳,幼挺珪璋。清襟素履,发乎齠丱。”
4、[丱锦]guàn jǐn
“丱锦”,是金鱼玩家“天山雪”,原创金鱼品种之一。
5、[髫丱]tiáo guàn
幼年。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:“挻虐於鬌翦之年,植险於髫丱之日。”唐 刘餗《<隋唐嘉话>序》:“余自髫丱之年,便多闻往説;不足备之大典,故繫之小説之末。”清 龚自珍《寒月吟》:“翁自鬚髮白,我如髫丱淳。”
6、[丱女]guàn nǚ
幼女。
7、[童丱]tóng guàn
指童子;童年。丱,丱角,儿童发式。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蛮夷童丱,犹能以学成忠。”《旧唐书·崔祐甫传》:“臣在童丱,即闻其説,信知古人以韦弦作戒,其益弘多。”宋 司马光《和钱君倚日本刀歌》:“其先 徐福 诈 秦 民,采药淹留童丱老。”清 顾炎武《梓潼篇赠李中孚》:“隐痛方童丱,严亲赴国仇。”
8、[碧丱]bì guàn
见“碧卝”。
9、[丱髦]guàn máo
童年的发式。宋 叶适《谢景思集序》:“谢公 尚童子,脱丱髦,游太学,俊笔涌出。”
10、[丱髮]guàn fà
1.童发。南朝 梁简文帝《舞赋》:“丱髮初筓,参差俱集。” 2.指少年。唐 李绅《过梅里》诗之一:“丱髮此淹留,垂丝匪閒旷。”清 王文治《偕全公魁使琉球》诗:“丱髮也须千万值,綺年多是十三餘。”
11、[丱覊]guàn jī
古代男孩头发常束成两角形,女孩头发常剪成马络头形。故以“丱覊”指童年。清 姚鼐《寄仲孚应宿》诗:“依依乡閭爱,握手自丱覊。”
12、[丱齒]guàn chǐ
指童年。唐 王勃《四分律宗记序》:“筠抱显於髫龄,兰芬凝於丱齿。”
13、[丱岁]guàn suì
幼年。唐 杨炯《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》:“丱岁腾芳,髫年超靄。”清 焦循《忆书》一:“因戏成塔,发自髫年;仁心救蚁,始於丱岁。”
14、[丱日]guàn rì
童年。《陈书·鄱阳王伯山传》:“发睿德於齠年,表歧姿於丱日。”
15、[笄丱]jī guàn
谓初成年之时。丱,童子束发成两角貌。汉 徐干《中论·修本》:“君子修德,始乎笄丱,终乎鮐背。”
16、[丱发]guàn fā
1.童发。南朝 梁简文帝《舞赋》:“丱髮初筓,参差俱集。” 2.指少年。唐 李绅《过梅里》诗之一:“丱髮此淹留,垂丝匪閒旷。”清 王文治《偕全公魁使琉球》诗:“丱髮也须千万值,綺年多是十三餘。”
17、[丱童]guàn tóng
1.幼童。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·滱水》:“孌婉丱童及弱年崽子,或单舟採菱,或叠舸折芰。”宋 欧阳修《日本刀歌》:“其先 徐福 诈 秦 民,採药淹留丱童老。” 2.指童仆。唐 薛用弱《集异记·叶法善》:“一叟曰:‘挈棋局与席偕来!’须臾,丱童如命设度沙上。”
18、[总丱]zǒng guàn
1.古时儿童束发为两角。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勉学》:“梁 朝皇孙以下,总丱之年,必先入学,观其志尚。”明 胡应麟《少室山房笔丛·经籍会通二》:“余自总丱之岁,溺志斯途,南北东西,访求餘二十载,经史子集,类次赢三万编。” 2.借指童年。南朝 梁武帝《拟长安有狭邪》诗:“小息尚青綺,总丱游 南皮。”隋 李谔《上隋高祖革文华书》:“于是閭里童昏,贵游总丱,未窥六甲,先製五言。”
19、[丱齿]guàn chǐ
指童年。唐 王勃《四分律宗记序》:“筠抱显於髫龄,兰芬凝於丱齿。”
20、[两丱]liǎng guàn
一种幼童发式。发髻向上分开,如两角。亦借指童年。唐 李商隐《安平公诗》:“其弟 炳章 犹两丱,瑶林琼树含奇花。”
21、[丱角]guàn jiǎo
1.头发束成两角形。旧时多为儿童或少年人的发式。唐 孟郊《送淡公》诗之五:“如何丱角翁,至死不裹头。”唐 康骈《剧谈录·白傅乘舟》:“丱角僕烹鱼煮茗。”明 都穆《都公谭纂》卷下:“﹝ 金廷辉 ﹞为 江西 考官,夜閲卷,倦甚,忽坐睡,梦有丱角书生揖于前。”清 赵翼《哭伟儿》诗:“两孙丱角尚儿嬉,他未知悲我更悲。”茅盾《虹》三:“她又回忆到他们俩丱角时代同在家塾中读书的琐事。” 2.指童年或少年时期。唐 方干《孙氏林亭》诗:“丱角相知成白首,而今欢笑莫咨嗟。”宋 王安石《王平甫墓志》:“自丱角未尝从人受学,操笔为戏,文皆成理。”元 姚文奂《竹枝词》:“家住 西湖 第四桥,自从丱角学吹簫。”清 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三五:“丱角春明入塾年,丈人摩我道崭然。” 3.指童仆。清 张岱《陶庵梦忆·龙山放灯》:“郤随役,用二丱角扶掖上山。”
22、[羁丱]jī guàn
犹羁角。丱,儿童发髻的样式。因以指童年。唐 颜真卿《茅山玄靖先生广陵李君碑铭》:“先生孩提则有殊异,晬日,独取《孝经》,如捧读焉。羈丱好静处诵习坟典。”《新唐书·许王素节传》:“方羈丱,即诵书日千言。”清 陈康祺《燕下乡脞录》卷三:“﹝ 周茂源 釜山 ﹞有子名 纶,字 鹰垂,羈丱之年,尝誑客,以其诗杂 釜山 集中,客无以辨,由是著名。”参见“羈角”。
23、[丱髻]guàn jì
束成两角的发髻。
24、[丱学家]guàn xué jiā
指古生物学家。严复《原强》:“是故每有大古最繁之种,风气渐革,越数百年数千年,消磨歇絶,至於靡有孑遗,如丱学家之古禽古兽是已。”
25、[丱學家]guàn xué jiā
指古生物学家。严复《原强》:“是故每有大古最繁之种,风气渐革,越数百年数千年,消磨歇絶,至於靡有孑遗,如丱学家之古禽古兽是已。”
kuàng
1、[依丱附木]yī kuàng fù mù
比喻凭借他人势力,为非作歹。也比喻不能自立,依靠别人。同“依草附木”。